站內公告
胃腸病知識
答患者問
友情鏈接

什么是十二指腸潰瘍,如何治療十二指腸潰瘍?
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酸和胃蛋白酶接觸的十二指腸粘膜,發生局限性的超過粘膜肌層的潰破。十二指腸潰瘍常發生在十二指腸球腔內,所以也習慣稱之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。這是胃腸道疾病中最常見的器質性病變,慢性者遠比急性者為多見,且易復發。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很高,有人估計約有10%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期患有十二指腸潰瘍。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高。55-64歲為最高發病年齡組。
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為圓形或卵圓形,直徑一般小于1厘米,外觀與胃潰瘍相仿。十二指腸潰瘍的部位大多在十二指腸球腔內。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一樣,可分為4層。急性期潰瘍,潰瘍的邊緣周圍粘膜發炎和出血。如潰瘍深達漿膜層,則炎癥可波及到鄰近組織,引起纖維組織粘連。最后潰瘍可穿過十二指腸壁進入相鄰器官,特別是胰腺,發生局限性穿孔。如果穿孔不被相鄰器官所阻擋,則引起腹膜炎。
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表現是上腹部規律性疼痛,常伴有反酸和噯氣,一般在用抗酸劑或進食后疼痛可以緩解。十二指腸潰瘍的上述癥狀常表現為復發和緩解,每次發作癥狀持續幾天至幾周,間以數周或數月的無癥狀期。嚴重的十二指腸潰瘍可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和穿孔。
十二指腸潰瘍治療愈合后的復發率是很高的。現在絕大部分十二指腸潰瘍經內科治療會得到愈合,關鍵是如何預防十二指腸潰瘍的復發。在十二指腸潰瘍復發的問題上,個人嗜好、飲食習慣一直受到重視,比如吸煙、酗酒、精神緊張等都是引起十二指腸潰瘍復發的因素,所以病人一定要避免和糾正這些情況,以免以往的治療付之東流。